近日,来自全区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聚会邕城,为把刘三姐文化品牌以动漫形式搬上荧屏献计献策。
查看详情近日,来自全区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聚会邕城,为把刘三姐文化品牌以动漫形式搬上荧屏献计献策。
查看详情最近一段时间,围绕日本动漫尺度以及审核问题引发了众多讨论。之前就有一些犯罪者被别人说了喜欢某部动漫作品或者是喜欢看动画这类的,这两天又有《银魂》动画因为出现了部分很黄很暴力元素而遭遇观众投诉。让公众舆论的矛头指向了动漫作品。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近日,元老级漫画家小池一夫却在推特上怒斥这些媒体:“照你们的说法,日本的动漫作品这么多那为何日本犯罪率很低呢?”。
查看详情崔来安教学生画漫画 快乐的一家 崔来安 作品 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深受读者喜爱,在北郊黄珏镇,有这样一位乡村教师,20多年扎根泥土,默默奉献,培育出千余名“漫画幼苗”,学生漫画作品屡获全国大奖,所在学校也成了江苏省唯一漫画教学特色学校。他就是黄珏学校的美术老师,乡村漫画家—崔来安。 从门外汉到乡村漫画家 崔来安今年47岁,是土生土长的黄珏人,他的家族没有绘画渊源,自小也没有绘画天赋,他又是怎样走上漫画创作道路的呢? 崔来安说,1986年,他在扬州师范学校读书,偶然看到一本杂志《漫画月刊》,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由此萌发了学习漫画创作的念头。他说,当时自己对画漫画是门外汉,又没有老师请教,只有啃书本,多读,多看,多临摹,自费订阅了《讽刺与幽默》《儿童漫画》等多种漫画书刊,还经常临摹到深夜。 向外投稿的过程中,前31幅漫画都石沉大海,直到第32幅才被《儿童漫画》选用,当时自己无比激动。从此,他的漫画作品一发不可收,20年来,他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作品1100多幅,出版了《娃哈哈—崔来安儿童漫画选集》,多幅作品获全国漫画大赛大奖,还有漫画作品远赴日本、韩国、土耳其展出。 崔来安介绍,扬州从事漫画创作的人很少,除了他以外,还有高邮师范的陈景国老师,陈景国的哥哥陈景凯、父亲陈惠岭也从事漫画创作,被誉为画坛父子兵。 在每个学生心中播下“漫画种子” 1989年师范毕业后,崔来安回到黄珏中学做了一名“孩子王”,1994年,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组建了黄珏小学漫画组,从此开始了他的漫画教学生涯,兴趣小组招收喜欢漫画的学生,每期大约40名左右,每星期上两节课,20多年来,经他手教过的“漫画小苗”已达一千多人。 崔来安说,漫画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从娃娃抓起,另外,儿童漫画作为漫画的一个分支,作者大都是成年人,他希望看到更多从儿童视角画出的漫画,儿童画,儿童看,孩子们的画作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童真、童趣。 漫画小组后改名娃哈哈漫画社,至今,孩子们共创作了3000多幅漫画,其中有300多幅在各级报刊发表,多次在全国漫画大赛中获奖。 在美术教室,记者看到,孩子们的漫画在《关心下一代周报》、《农村孩子报》都是整版发表,专题介绍。 崔来安说,教孩子们画漫画,并不是指望他们长大了个个成为漫画家,而是让他们掌握绘画基础知识,培养了解社会,观察社会的能力,很多漫画班的学生,高中时都选择绘画作为艺术特长。有的还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 自己编写漫画教材 长期耕耘在漫画领域,崔来安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心得,他撰写的《浅谈儿童漫画教学》获扬州市小学幼儿教师论文一等奖,《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几点做法》获江苏省“金箔杯”论文评选优秀奖。儿童漫画教学长期以来都没有正规教材,崔来安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了《怎样画漫画》的教材,即将付印,这也是扬州市第一本漫画教材。20多年过去了,从一个青年教师到满头花发,崔来安说,我这一辈子离不开漫画和孩子们。
查看详情最近,一组南京“交警蜀黍”自己创作的工作漫画,被全国多个地方交警微博转发。5月13日,现代快报记者通过了解得知,画这组漫画的民警“朱sir”真名叫朱豪杰,是南京交警高速二大队的民警,而且还是一名“90后”。面对记者的采访,朱sir腼腆地说,没想到自己的漫画会被那么多人转载,自己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理解交警的工作,同时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查看详情京华时报讯(记者聂宽冕)12日,电影《旋风九日》在京举办了“9天改变世界”的首映礼。
查看详情昨日,长达832集的中国首部儿童性格养成动画片《小小鲁班》,在深圳正式发布卡通形象。发布会同时启动“寻找中国第一声优大赛”,与凤凰网联合展开配音选拔活动。
查看详情“小主人,该起床吃饭了。”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萧山区动漫企业杭州阿优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设计的幼教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目光。
查看详情当迪士尼动画仍在对《超能陆战队》续集之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时候,漫威之父斯坦-李一如既往地大大咧咧口无遮拦,他在今日《多伦多太阳报》的采访中亲口确认了《超能陆战队》续集制作已在日程上的消息。
查看详情今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博物馆条例》,其中“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的条款,无疑是给博物馆的文创注入了活力。 与此同时,这一条款对于走入发展瓶颈期的中国动漫业来说,也绝对是一个“利好”。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动漫元素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产业特点的不同以及体制机制等原因,动漫与博物馆的融合仍不充分。
查看详情武汉动漫节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余火焰 摄/CFP 供图 5月3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落下帷幕。在这个一年一度的动漫盛会上,来自武汉的动漫企业组团参展,可谓独树一帜。 多年来,尽管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但外界对武汉动漫的印象始终停留在“代工”、“外包”阶段,品牌创新能力稍显落后,原创品牌仅有《闯堂兔》、《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等少数几个,而武汉动漫现在的发展现状恰恰也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侧影。 近几年,武汉动漫产业开始以组团发展的方式树立品牌,这一举措能否打破僵局? 努力摆脱“代工厂”形象 “组团参展就是要一洗武汉动漫‘代工厂’印象。”武汉两点十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勇如是说。 一直以来,在外界眼中,武汉动漫产业一直未能走出外包代工制作的怪圈,这凸显了武汉动漫行业原创上的短板。在一些动漫企业负责人眼中,创意和品牌是目前武汉动漫发展遇到的最大难题。 据了解,2007年5月正式获批成立的武汉动漫协会,现有会员逾160余家,组团参展成为近几年这家协会组织会员企业积极向外推介该市动漫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就在今年3月,这家协会刚刚组织会员企业联袂组团参加了香港影展。 该市动漫协会及参展企业的负责人也认为,这种联袂组团参展的方式,能够起到更好地推介本地企业和品牌的效果。 其实,在高校林立的武汉市,动漫产业的实力一直很强。武汉数媒企划制作总监黄浩介绍说:“武汉动漫完全可以排在全国前列,不比北京、上海和广州差。”他举了一个例子,“大家非常熟悉并赢得颇多好评的动画品牌《熊出没》,其实除了剧本和创意,技术全部是武汉的动漫公司外包制作的。” 据了解,目前,武汉的知名动画作品有玛雅动漫制作的《闯堂兔》和江通动画制作的《天上掉下个猪八戒》,但这两部动画的品牌效益,与国内广受欢迎的《喜羊羊》、《熊出没》等作品还存在较大差距。 黄浩也感慨:“武汉动漫技术虽然厉害,但目前的状况更像一个加工厂,还是比较缺乏有实力的原创品牌,动漫人才也容易流失。” 不过,武汉的动漫人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一次次组团参展就是为了更好地打响“武汉制造”的品牌。 人才短板亟待补齐 2006年,国务院首次发布了《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地方扶持政策,竞相将动漫创意产业作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后,一大批动漫企业开始集中涌现,甚至是“一哄而上”。动漫产业呈现一片红火之势,却也开始显现隐忧。 相关资料显示,此前武汉能靠原创动漫作品赚钱的公司不足一成,大量动漫公司依靠加工类业务和广告类业务生存。一些原创作品很难进入公众视野。 据了解,在动漫产业发展成熟的日本,全国只有不到600家动漫公司,年产值已近6000亿元;而我国动漫公司多达数千家,产值却不到900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动漫企业的组团式推广可看作是集合产业优势推动产业纵深发展的有益之举,相比于单打独斗和“大而散”的局面,这种集合优势式的推广更能帮助整个产业做大做强。 在企业组合方面,武汉动漫产业也并不缺乏大型主力企业。当前,武汉动漫行业拥有国家动画产业基地1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国家重点动漫企业3家,国家级动漫企业19家,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6家。湖北动漫产业的整体综合实力以30%的年增长率快步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正逐步成为国家中部地区动漫产业积聚的中心城市。 面对动漫游戏企业达到20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的整个武汉动漫行业,抱团发展、集群发展依然是整个产业前进的主动力。“这样的发展方式有利于人才的集聚,毕竟人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武汉市动漫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的制作人才、高水平的创意和管理人才的缺乏仍是当前武汉动漫产业发展的短板之一。其实,作为当下中国高校和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相关专业人才并不缺乏,但是由于整个产业在国内外的地位不高,毕业生们更愿意选择到北上广深乃至当下产业领先的杭州发展。 “整体产业发展壮大了,让大家看到武汉动漫产业的地位和优势,就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武汉创业、就业,才能帮助武汉动漫产业发展保持活力。”这位负责人如是说。
查看详情